Hi晚上好,欢迎来到德国莱茵TUV官方商城!
首页
/
资讯中心/
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在京召开,TÜV莱茵专家分享氢能创新检测与失效评估
2025-08-18 14:32:45 | 新闻资讯 | 阅读:33

8月9日-12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与理化检验分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应邀出席,来自德国总部的失效分析专家Dr. Jürgen Dartmann聚焦“标准引领下的创新检测与失效分析”主题,发表精彩演讲。

会议汇聚了行业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与高校代表,共同总结失效分析与预防领域的最新成果,深入交流技术经验,探讨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携手推动失效分析技术的持续创新与产业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失效分析在工业领域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作为产品质量提升与安全可靠性保障的关键环节,失效分析不仅为机械产品的设计、选材、加工制造及质量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更在技术标准制定、科研规划编制乃至法律仲裁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次盛会的深入交流,正体现了行业对失效分析技术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也为推动其在更广泛场景中的应用注入了新动能。

本次会议上,失效分析领域的著名院士、学者专家等汇聚一堂发表演讲报告,并得到了来自失效分析与理化检测行业的专家、科技人员、高校师生和企业界人士的热情参与。


TÜV莱茵解析氢领域技术路径 


作为氢能安全领域的引领者,TÜV莱茵凭借深厚的技术洞察力推动氢能产业不断前行。会议现场,Dr. Jürgen Dartmann发表了《标准引领下的创新检测与失效评估》的主题演讲。

在会议现场,Dr. Jürgen Dartmann发表了题为《标准引领下的创新检测与失效评估》的主题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德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德国将氢视为其能源转型战略的核心基石,并致力于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为此,国家氢能战略已拨款90亿欧元,旨在使德国成为清洁能源创新的全球领导者。目前,德国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已有超过230个正在运营或规划中的氢项目。

Dr. Dartmann随后分享了一些典型的氢领域失效案例及其原因,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需要建立一系列创新检测方法以保障安全。TÜV莱茵针对氢能应用中涉及的材料及承压设备部件,推出了H2.23氢认证标准,该认证项目涵盖了对材料和零部件的氢能就绪(H2-ready)评估,全面验证其在氢环境下的适用性与安全性。这些标准不仅覆盖了传统的检测方法,用于验证材料的可靠性,还总结了测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更加安全、简洁、高效且低成本的创新检测方案。

此外,Dr. Dartmann详细介绍了中空试样氢气相容测试,这是一种从创新的中空试样测试方法到深入的材料性能研究的重要步骤。通过持续探索前沿技术,TÜV莱茵预判未来标准的发展方向,助力氢能产业迈向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共同迎接绿色能源时代的到来。


跨领域专家共筑失效分析协同生态


会议期间,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失效分析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发表精彩主题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
深入剖析了压力容器与管道的典型失效模式及其预防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

系统阐述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关键缺陷控制路径;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贾国栋
全面介绍了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总体形势,并结合典型失效案例进行技术解析;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李艳

深入解读了失效分析在产品召回技术支撑中的核心作用;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冯庆善
分享了油气管道焊缝失效分析中的数学建模与解析思维创新探索;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孙泽明

展示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失效分析中的最新应用成果,展现了智能化检测的广阔前景。

各位专家学者系统总结了失效分析与预防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交流实践经验 与技术进展,共同探讨学科发展战略与产业应用方向,为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不仅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更是赢得客户信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TÜV莱茵将持续联动产学研机构,将德国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结合,并不断加大对失效分析业务的投入,积极帮助各行业的客户解决产品失效问题,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